返回

第160章 压榨利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0章 压榨利润 (第1/2页)

    李大海是什么人啊?

    几十年以来,一直稳坐湘城地产的第二把交椅,跟他是竞争对手关系。

    他甚至有点后悔对苏澄说集团公司、项目的事儿了。

    经过前面几个项目以后,很快就来到了老城改造的竞标环节。

    老城改造和郊区开发的成本投入大概差个百分之三十左右,但利润前者更加可观。

    李大海在开放竞标的第一时间就给出了他的报价。

    “30亿!”

    今天李大海不仅仅代表的是他自己,还有湘城其他大大小小的老板。

    甚至王鹏也在私下里跟李大海达成了默契。

    大家都一致的不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李大海添乱。

    即便是没有拿出资金作为支持的老板们,李大海也都打了招呼,他们表示愿意给这个面子,在这两个项目上不争不抢。

    按照以往的标准,这个项目起码要四十亿以上,才会有承包商愿意接手。

    但李大海报价三十亿,已经把利润砍了十亿,给出了一个最有诚意的报价。

    这个价格,着实让现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着实大吃一惊。

    “28亿。”

    冯勋不吭不响,报出的价格比李大海还要低两个亿。

    他的竞标让在场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尤其是王鹏和李大海。

    按照李大海的分析,三立集团应该主要瞄准郊区开发这个项目猛烈开火才对,怎么会朝老城改造伸手呢?

    “这小子是故意压价的吧?”

    “嗯,应该是想压我们的利润,赌我们不敢放这个项目。”

    李大海和王鹏心里都有了一个答案。

    这是三立集团,也是冯勋给出的一个阳谋。

    我就是要压你们的价格。

    如果你们不跟着压,那他就能轻松拿到一个还不错的项目,接下来的郊区开发,谁爱接谁接。

    如果跟着继续压价,那就正中三立集团下怀。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就是要压榨李大海的利润空间,让他无利可图,把李大海的资金牢牢套住。

    要知道,一个地域性的开发商,调集手上所有资源,也就能把一个项目开发好。

    同时开发两个项目,那可需要一个庞大的资金链。

    除非像是万家、速达那种全国性质的开发商,才有这个实力。

    无论是哪种情况,冯勋都不会吃亏。

    李大海只能硬着头皮上,继续把价格往下压:“27亿。”

    冯勋不急不缓地继续跟价:“26亿。”

    在开发商资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机关才不会权衡那么多,反正大家实力大差不差,当然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低的企业作为承包商。

    “25亿。”

    “23亿。”

    “21亿。”

    最后李大海不得不把价格压到成本线20亿这个价格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