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棍棒奇门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棍棒奇门五 (第2/2页)

刀神的宫本武藏,而今次苦绝以殚精竭智所创的五式绝世求败棍法,与宫本武藏战个平手,终一雪前耻,将生平遗憾填平。

    招式:

    置诸死地:蓄势而发之一棍,力度足以将实心钢桩从中破开两截,中者头爆而亡。

    甘拜下风:低角度出棍,又快有狠,如镰刀般削腿断肢,横扫千军。

    低首称王:姿势欲跌不倒,棍出如风,劲若机枪,角度刁钻,后发先至。

    邪风屠神:势如白浪滔天,劲若龙腾九霄,山雨欲来,棍风过处,仙灭神亡。

    求败不败:无声无息,突如其来,以棍锁喉,技力相合,出奇制胜,一撀绞杀。

    出处《龙虎门》棍妖。

    龙宫棍法:源自丰臣秀吉年间,当地蛟龙出没作恶,兴波作浪,一名浪人武士决心为民除害,他的名字叫做宫本龙之介。 招式有恶浪惊涛:棍势如巨浪翻涌,往四面八方排放,将敌人淹没棍海之中。

    倒海翻江:棍势不断旋卷扩散,形成罡风四括,教敌人无从招架。

    钱塘怒潮:棍势十足江河缺堤,气势磅礴,威力重重折射,要对手防不胜防。

    波涛万丈:棍势若海啸滔天,逆冲而上,乱棍快密遮云蔽日,中者无从抵挡。

    水淹七军:棍过处无孔不入,洪水般淹没一切,种种棍击令敌人喘不过气。

    龙王振怒:棍劲集中如锥,蜂拥刺出,仿似蛟龙出海,择人而噬,见血方休。

    浪卷天庭:棍劫冲霄破天,有若锋芒暴射,锐风杀浪,凌厉万钧,无法抵挡!

    惊涛骇浪。

    出处《龙虎门》棍妖。

    六点半棍:由六个半招式组成。六点半棍法是由牵、弹、钉、割、杀等棍法组成的套路,作用在于增强功力,要求力透棍尖,捋、意、气、功、柔合在棍法上。

    第一段: 1、起势,朝师礼 2、消沉棍转独龙枪(中) 3、消沉棍转独龙枪(左) 4、消沉棍转独龙枪(右) 5、立步两移 6、标龙三枪。

    第二段: 7、转身抄棍 8、泼水上田(三) 9、盲公问路(左右中)。

    第三段: 10、转身抄棍 11、退马抛棍按棍(退右脚) 12、吊马勾棍 13、跪马锁喉 14、吊马枪棍(吊右脚) 15、退马割棍(退左脚) 16、吊马挑棍(钉棍) 17、进马圈漏棍(插步) 18、师姑担伞(左) 19、师姑担伞(右)。

    第四段: 20、转身抄棍 21、推棍千字 22、落马摇旗 23、举火烧天 24、渔人撒网 25、大展红旗 26、横扫千军 27、美女撑舟 28、收式,朝师礼。

    出处《龙虎门》韦陀。

    疯魔棍法:本为对付邪拳魔王-王海蛟的冰火七重天而创,第一次使用却在忠义堂魔棍阵线夜袭月堡战役上对付月圣使。

    共一百零八式,分三路。第一路刚猛快捷,全是进攻招式,丝毫不加防守,如同发了“疯”一般。第二路,也是讲究一个快字,也不是一味进攻,不顾自己,而是棍法使出全无章法,东一棍,西一棍,似着了“魔”一般,然而每一棍都是对方的致命之处,棍中又运出了十成内力,是以每一棍都可说是力敌干钧,震动山岳。这第三路是将“疯”与“魔”结合起来作用,时快时慢,时“疯”时“魔”,打斗起来更具威力。

    劈、盖、拦,截、扫。戳,崩、撩,棍势迅猛,如疯似狂,变化敏捷,快似闪电,形无定势,动无虚招,棍舞风响,脚动生烟,大开大合,大劈大挂,犹如大河奔泻千里,又如狂风骤两,势不可挡。

    出处《龙虎门》魔棍。

    千变棍法:棍妖当年于中华街对抗王飞鹰时,手持三节棍称作三魂棍,跟现今的炼狱三绝棍不同。 此时尚未练成龙宫棍法,但棍招千变万化,奇诡莫测,故称千变棍法。

    千钧一发: 棍妖驶至中华街对抗王飞鹰,跳下车的首发第一招。

    锁喉断头: 棍妖以三魂棍左右交错,横锁住王飞鹰颈项,此招与九宫梅花棍之左右互扣,螳螂锁蝉招式雷同。

    出处《龙虎门》棍妖。

    千龙棍法:指东打西,挥洒自如,一根棍赛过蛟龙,以独门内力配合棍法使出,可幻化万千龙影随棍影攻击敌人,施展起来,势若泼风急雨,已知有狂龙式。

    出处《龙虎门》西川铁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