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拳法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拳法八 (第2/2页)

上方掀捎后再抽回腰际并由此击向正前方;而左拳则变掌向前作一按压状后收至右腋下。眼看右掌。

    第十六势  单凤朝阳:左脚不动且将右脚向前一步并伴随身体左转约170°后形成右虚步。与此同时,双手圈绕,即右手上扬至头顶上方作亮掌势、左手移至右肋旁成护卫状。眼看前方。

    第十七势  拗步拉弓:左脚上半步并伴随着右脚向左腿后作插步势。与此同时,右拳变掌向前方作一抓握后仍还原成拳平抬至右肩一侧;左手则向前作切掌状。眼看左掌。

    第十八势  弓箭冲拳:右脚自左腿后抽出并向前进一步且复将左脚跟进一步形成左弓箭步。与此同时,左掌护胸腹;右拳则向正前方冲击。眼看右拳。

    第十九势  抽拳:切掌两脚尖同时向右碾转且扭身右转约80度并令身体下坠形成骑马势。与此同时,右拳回抽至右肩一侧作撑胸状;左掌以掌缘为力点向前作切击状。眼看左转。

    第二十势  双挑拳:身体右转约45°并形成右脚回抽半步且以其脚尖点地的右虚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变拳且伴随右拳双双画圈之后向前方挑击。眼看双拳。

    第二十一势  仆步切掌:左脚踏实地面并将右脚向右侧方横开一步形成左仆步势。与此同时,右拳回抽置右侧腰际;左拳变掌并以其掌缘为重点,沿左腿外侧抹击至左脚外踝关节一侧。眼看左掌。

    第二十二势  单凤朝阳:右脚尖向右侧方碾地并伴随身体向右转体约90度,且回抽左脚,以其脚尖点地形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左掌收回并置于右肋一侧;右掌则向头顶上方举起,即作亮掌状。眼看前方。

    第二十三势  双盖拳:右脚不动且将左脚略向后移形成并步双蹲。与此同时,双掌变拳向膝前胫骨处盖打落下并作交叉状。眼看前方。

    第二十四势   怀心腿:身体立起并以右脚支撑地面,且提起左腿,即用其脚后跟为力点由自己胸前上提而踢向正前上方。与此同时,两手臂绷出,即右拳上扬于右侧上方、左拳横举至左侧。眼看前方。

    第二十五势  二郎担山:左脚向前落地且跟进启动右脚,并以其脚背为力点向前下方作贴地勾扫。与此同时,左拳变掌向前上方作侧捺;右拳则变钩手自胸腹处向身后右侧下方作搂挂状。眼看前方。

    第二十六势  袖底切掌:左脚不动且将右脚前踏半步形成右弓箭步。与此同时,右掌前握击出、左掌则收至右肋一侧作护卫状。眼看右掌。

    第二十七势  猴儿摘桃:脚向前跃蹿一大步且将右脚跟进一步形成右跪步。与此同时,右掌变钩手向正前方猛然一撮后作屈肘收置于右肩前方(钩尖朝下);而左掌则变手型作雕手状垂落于身体左侧。眼看前方。

    第二十八势  翻身劈击:左脚后退一步且伴随着身体右转约180~后则再将右脚上步与其左脚横平,即形成骑马势。与此同时,右掌向右侧方劈出一掌后即变屈腕吊掌势;左掌则靠在右肩一侧作护卫状。眼看右掌。

    第二十九势  仆步切掌:左脚不动,且提起右脚并伴随身体左转约180°之后则向右侧方落地,形成左仆步势。与此同时,右掌变拳抱于右侧腰际;左掌则以其掌缘为重点向左腿一侧作切截状。眼看左掌。

    第三十势  偏花七星:右脚不动并将左脚提起且移至右脚略前方形成左虚步。与此同时,双掌向身后右侧方扬起作摆掌状。眼看手掌。

    第三十一势  二郎担山:身体左转约90。使之左脚先上前半步且伴随右脚贴地画弧半圈后形成右剪刀步。与此同时,两手打花后分别画圈上扬,即左掌举至左侧上方、右钩手反至身体右侧方。眼看前方。

    第三十二势  双撞拳:左脚不动且将右脚提起向前迈出二步形成右弓箭步。与此同时,两掌先在啕前打一个花后再向上掀去,且随即收回腰际变拳,并立刻双双向前冲击。眼看双拳。

    第三十三势  流星赶月:右脚不动且将左脚提起向左转动约180度,并迈出右脚向右侧出半步形成骑马势。与此同时,右拳以其拳轮为力点向右侧前方劈砸状;左拳则变掌托住右臂作接应状。眼看右拳。

    第三十四势  金鸡独立:左脚不动且提起右脚形成左独立步(其左脚全脚掌踏地并略屈左膝,右脚之脚背绷直即令其脚掌心贴近左腿膝盖并使脚尖朝下)。与此同时,右拳收回右侧腰际;左掌则向右侧前方平推而去。眼看左掌。

    第三十五势  马步冲拳:右脚不动且将左脚回收半步并伴随身体左转约90。形成左虚步。与此同时,两拳变掌并分别向上圈成弧形,即右掌上举至头顶、左掌摆至胸前。眼看左掌。

    第三十六势  七星收手:左脚踏实地面并将右脚向前迈出半步形成右虚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下方作一抄手后再分向左右两侧各打一个花,且向身前扬起作前摆掌状。眼看前方。

    最后,则将右脚收至左脚一侧形成并步;而两掌同时下降,分别放置大腿两侧。至此,闯少林拳全趟式子结束。

    出处《云海玉弓缘》破戒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