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学堂轶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8章 学堂轶事 (第1/2页)

    无论如何说,儒门都该是法家外,最讲规矩的地方。

    周言“交齐”了学费,院长自然不好再明面上为难他,于是他就此在有涯院安顿下来。

    时光向来不等人,轻易就从指缝间溜走,五天转瞬即逝。

    这五天里,周言真有几分前世的感觉。

    有涯院的学生一律“住校”,他当然不能例外,于是日常便是教室、斋舍两点一线。

    论起自律来,比起前世高三,甚至犹有过之。

    但与其他人不同,他们课上都算用心,课下倒也不负韶华,跳脱纵情;他周某人,则是课上开小差,课下努力的紧。

    至于努力何为?却也不是儒家经典,而是修行之道。

    这事要是传到他的推荐人李县耳中,怕是会气到呕血。

    难得有心为儒门擢拔人才,不曾想竟是个自甘堕落的。

    周言本人当然不会觉得自己不务正业,他本就为求艺求道而来,哪有功夫去学什么圣人语录、治国之道?

    要论治国,此世古朴的儒家思想能及得上前世完备的现代化经验吗?

    明知有局限性的东西,还要捏着鼻子去学,那这人的脑子,多半已不清醒。

    得益于“插班生”的身份,讲课的先生们对他这种心不在焉自有解释。

    毕竟刚从捕快“转职”成学生,跟不上也情有可原,也便没过多苛责。

    于是周言就心安理得接受吊车尾这一身份。

    当然,本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原则,个别夫子不肯放弃他,甚至还特别关照。

    比如那讲诗文的柳先生,在意识到他文学积累欠缺的情况下,有意鼓励,偏要他当堂作诗。

    柳先生的出发点极好,只要周言能集出四条通顺且合韵律的句子来,他便大肆鼓励,好激发出对方的成就感,使之愈加发奋,奋起直追。

    若换个穿越者,想必不会放过这个大出风头的机会,即便题目再生僻,强拉硬凑着也要背一篇沾得上边的前世大作,好技惊四座,一举成名。

    但周言没有这样做。

    在他看来,肚子里那点墨水,用来撩撩妹就可以了,真要拿来博一个名声,未免受之有愧。

    什么?你问他用来撩阿绮的时候有没有愧疚?那请先问问自己,抄情书时是怎样的心情。

    且他胸中许多诗文,非有特殊经历不能成文,他区区一个二十出头的捕快,哪有那样坎坷的人生。

    再有,前世他看某些网文时就觉得好笑,许多主角甚至没意识到诗中的典故、山川河海是特有的,竟径直拿过去堂而皇之的秀出,实在是嘲笑读者的智商。

    综上,他根本没想过靠前世诗词博文名,在他看来,拿来撩妹已是最大化发挥它们的作用。

    男人嘛,在女人面前有点虚荣心再正常不过。

    况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被杜云河盯上了。

    虽说三天前分别后,两人还未再碰过面,但周言知道,杜云河必定会仔细留意自己。

    所以他要是一不留神展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