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四灵演阴阳,造化道终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四灵演阴阳,造化道终成 (第2/2页)

    李长青童孔缩成针眼大小,时间在这一瞬仿佛被减慢。

    李长青再一次挥出剑诀。

    世界的画卷还没有展开,就瞬间变为一片虚无。

    湮灭的世界,幻化出无数大道的轨迹。

    李长青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当初蓝星的天地烙印之中。

    濒死的恒星失去制衡引力的能量,朝内部塌陷,最后释放出照亮宇宙的璀璨神光。

    阳神湮灭,唱响造化最后的挽歌。

    神力湮灭,以世界为献祭,化为最闪亮的群星。

    这真的是毁灭吗?

    一正一负的两颗电子,在李长青眼前对碰。

    物质归为寂灭的虚无,可庞大的能量却向四周爆发。

    电子,原子,物质……

    最后聚拢为一颗庞大的太阳,散发的毁灭之光,却孕育了无数生机。

    平衡的太极内,是两个极端。

    宛若晴天霹雳一般。

    展开了他的执念。

    万物皆阴阳,平衡与极致共存。

    平衡中代表着两个极致,而极致间又可以诞生新的平衡。

    目的还是手段?

    白虎的问句,彻底敲开了阻碍李长青的最后一面墙壁。

    无论是湮灭神力,还是湮灭阳神,亦或是正反物质对碰。

    李长青之前从来都以为这是毁灭,通过毁灭物质而得到其他的东西。

    但毁灭就是毁灭啊。

    不是为了否极泰来,不是为了质能转换。

    只是要单纯的把所有事物,化为彻底的寂灭,彻底的虚无。

    就好似笼罩宇宙的熵一般,目的就是永恒的死寂,永恒的混乱。

    霎时。

    白虎的攻击已然来到李长青面前。

    神力,炁,造化之力。

    他之前塑造的一切防御,统统被无视。

    不。

    不是被无视了!

    李长青看见了,是毁灭!

    白虎穿越空间,是因为他毁灭了那片空间,他无视自己的防御,是因为他彻底毁灭所有防御。

    毁灭,是把一切都化作虚无的大道。

    旧的已去,新的却不来。

    这才是毁灭!

    热寂的宇宙,熄灭的恒星,永恒且混乱的一切。

    没有能够被利用的能量,所有的热都化为最底层的能级。

    李长青松开利刃,他抬起手。

    五指摊开。

    砰!

    白虎的拳头结结实实打在李长青的掌心。

    毁灭道韵在二者周身交织。

    最后成为湮灭一切的风暴,霎时笼罩了半个天地。

    物质在寂寥中凋零,存在于虚无中毁灭。

    没有光和热,没有能量。

    毁灭之后,

    只有无尽的空。

    天地残缺不存。

    原本的结构仿佛凭空消失一般,只剩下彻底的混乱。

    李长青修长的五指握住了白虎铁拳,后者嘴角噙着笑。

    “不错。”

    但李长青却没有停下动作。

    他眼中,热寂灭的宇宙重新恢复生机,恒星再次被点燃。

    繁荣的生机重新占据了宇宙的一切。

    毁灭之道霎时流转。

    化作与其对立的纯粹生机。

    这一次,李长青率先踏步。

    另一手握拳,直击白虎化身的面门。

    轰!

    !

    如果说,两股毁灭的碰撞,是毫无声息的湮灭。

    那生机与毁灭的交锋,则是火星撞地球的冲击。

    截然相反,却又相互生灭的大道交锋,产生的恐怖力量仿佛恒星的爆发。

    轰——

    顷刻间残余的天地被彻底摧毁。

    只剩下擂台旁侧那一截登天长梯依旧存在。

    而这一切依旧没完。

    李长青童孔闪烁,在白虎惊讶的注视下。

    他再度踏前一步。

    生机,毁灭。

    两股极端的道韵在李长青身上却达成完美的和谐。

    平衡中是相反的极致,极致间是动态的平衡。

    青龙与白虎。

    正如他们所对应的规则一样。

    化为两个完全不同的老师。

    一个教会了他平衡,一个教会了他极致。

    而现在。

    李长青终于将其彻底融会贯通。

    又是一拳轰出。

    时空失去了阻隔。

    这是无法躲避,无法防御的一拳。

    一轮太极阴阳鱼出现在于他脚下,搅动四方天地。

    随着李长青一拳轰在白虎身上。

    消失的擂台重现,被摧毁的天地又重新凝聚。

    轰!

    !

    白虎双手放在身前,一连后退三步。

    砰砰砰!

    每一脚,都深深嵌入擂台。

    毁灭与生机同在。

    至阴于至阳高悬。

    一个完整的轮回,天地被毁灭继而再度重现。

    此乃造化之道。

    【太上境:67%】

    李长青的境界再度突破,直接越过了三分之二的大关。

    刹那间,一轮太极阴阳鱼在李长青身后出现。

    旋转间。

    极致的生机与极致的毁灭,达成了完美平衡。

    象征太上境的符号突然发生幻灭。

    随着阴阳鱼的旋转。

    最终,化作造化的圆盘。

    【造化之道:71%】

    造化!

    这是李长青领悟的大道。

    代表着阴阳平衡,代表着生机与毁灭同在。

    代表了。

    他将自身的感悟,以创造世界的形式践行,最终领悟的天地脉络。

    李长青双眼明亮异常。

    他记得很清楚,走到仙路尽头后想要登仙。

    需要将圆满的阳神与半仙之体一起,同自己所感悟的大道相合。

    才能由人至仙。

    彻底登临那全新的至高领域。

    而现在。

    李长青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道,领悟了自己的道。

    只等他彻底将自身的造化之道补完,将半仙之体臻至巅峰后。

    就可以开始以身合道。

    以阳神和半仙之体为合道之物,遵循着自己所感悟的大道。

    登临陆地神仙之境!

    【仙体+10】

    庞大而熟悉的力量,又一次涌入李长青全身。

    将自身的感悟悉数化为造化之道。

    直接给李长青带来了10点仙体点数的增幅。

    虽然不及上次,他第一回熔炼自身感悟,忘却所有神通将其融入自身道中。

    但10点的点数,也是除上次以外最多的一次。

    庞大的能量入体。

    对于已经把握住合道方向,领悟自身造化之道,又看破一切,通晓一法通则万法通的李长青而言。

    这样的力量已经不再是问题。

    他只怕不够,而非超量。

    【半仙之体:57%】

    身体再度发生蜕变,顷刻间,强大的身体又让体内的金乌之力能够被释放更多。

    此消彼长之下。

    李长青再度加快了半仙之体的淬炼速度,距离他走完仙路,又快了几分。

    【半仙之体:61%】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半仙之体就即将走完三分之二的路程。

    想必要不了太久。

    他就可以再度进入,肉体和阳神全部圆满的状态。

    “小子,你还要继续吗?”

    就在李长青感悟自身变化之时。

    白虎化身突然开口。

    李长青才发现,对方并没有和青龙化身一样离开擂台。

    “你已经完成了基础试炼,是离开还是继续?”

    李长青一愣,他下意识指了指擂台另一侧。

    “前辈,朱雀和玄武前辈的试炼,我还没完成。”

    嗯?

    白虎眉头一皱。

    “人族小子,你来的时候不知道吗?”

    “我和青龙是一组,朱雀和玄武又是另一组,如果你要想面对他们,就要进入最终的试炼。”

    “如果你现在离开,可以向我们提一个条件,一旦你选择进入最终试炼却失败了,可就什么也没有了。”

    青龙和白虎一组。

    朱雀和玄武一组?

    李长青恍然。

    天之四灵中,青龙和白虎代表明面上的天地循环,朱雀和玄武则代表了暗面的天地循环。

    二者从某种方面来说,的确没有差别。

    李长青没有急着回答,反而扭头望去,看见了旁侧的神秘天梯。

    “前辈,那里有什么?”

    “最终试炼的奖励。”白虎化身已经看出了李长青的选择。

    “小子,原来你的目标是这个。”

    “也不全是。”李长青摇摇头,他满眼兴奋。

    “相比于天梯上的东西,我现在更期待,能从朱雀前辈和玄武前辈身上,学习到什么东西。”

    李长青从头到尾就没有考虑过天梯尽头的东西。

    于他而言。

    天之四灵化身的亲身教导,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多久没见过你这么有趣的小子了。”

    “在这地方我都快睡不醒了。”

    李长青有些诧异。

    “前辈,你们难道没有离开过这里吗?”

    白虎化身的大汉摇摇头。

    “我们只是一缕微不足道的神力,目的便是考教你们这些人族小子。”

    “不过,我都快忘记上一个人,是什么时候来的了。”

    说话间。

    擂台上,四角的凋刻同时亮起。

    天地苍穹之上。

    东南西北,代表着天之四灵的星宿。

    与擂台上的凋刻交相辉映。

    另外三道虹光霎时降临在擂台四角。

    青龙化身的中年男子,白虎化身的冷酷大汉,分居东西两方。

    北方。

    身披玄色长袍的老者缓缓浮现,他的童孔倒映着北方星宿,仿佛充斥着世间一切智慧。

    南方。

    雍容华贵的鲜艳长裙拖地,面容完美的华贵女子莲步轻移,从南方星宿之内缓步走出。

    东西南北,天之四灵。

    最终的试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