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九章 遥遥领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九章 遥遥领先 (第2/2页)

论是先祖,还是曾经质疑过顾担昔日决策的启志帝,如今对顾担都是绝对的心悦诚服,不服都不行。

    「非凡之物多着呢,要心怀敬畏。」

    顾担不以为意的说道。

    毕竟他也是跟白莲尊者碰过的人了,眼界必须打开。

    以他如今的成就,尚且不足以如何称道。

    永远怀着一颗学徒之心,直到学无可学之后,再重新度量自己,才是他要把握的东西。

    「不过,正是因此,我亦是心有忧虑,还请顾先生解惑。」

    启志帝脸色

    一正,一本正经的说道。

    「你且说来。」

    回到院子中的石桌旁坐下,顾担颇为随意的说道。

    「天地剧变之下,如您所言,灵气已经现世,也势必会给凡俗带来超出想象的影响,如今已经有所预兆。」

    目光再次扫过院子中的烈阳天菊和那一颗柳树后,启志帝说道:「在这种变化之下,夏朝将要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很大。

    他思索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

    就连商都对此事避而不谈。

    他也只能求助顾先生,希望得到指示,在如今的局面之下,重新规划夏朝的方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顾担相当干脆的说道。

    启志帝连连点头,眨巴着眼睛看着顾担。

    直到发现顾担似乎已经说完了——久久没有等到下一句。

    虽说质疑顾先生不好,但启志帝还是忍不住问道:「仅此而已么?」

    「不然呢?」

    顾担反问,「你想在我这里得到一个能够完美适配夏朝,且永远都不会更改的答案么?

    如果我能做到的话,夏朝为什么还会有墨家、儒家、法家的人呢?

    时代会变化,环境也会变化。

    当初夏朝初立,一穷二白,民生困苦,百姓饱受战火残害,对战争深恶痛绝,因此墨家如日中天,让人向往。

    直到发展数十年后,夏朝在王莽的治下兴盛起来,当初被战火摧残的子民,真正经受过战乱的子民也逐渐逝去。

    那个时候,墨家已经开始被人不喜,认为墨家过于‘墨守成规,尽管这个词最开始是个美誉。

    荀轲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创立了儒家,推行仁义——那时的夏朝,已不是残破的国度,而是一个崛起的夏朝。

    周围的国度不会再将目光放在夏朝的身上,反而要担心夏朝找他们的麻烦,因此墨家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起来。

    强大的夏朝再依循墨家十义行事,反而会阻碍自身的发展。于是在那个关键的节点上,荀轲以儒代墨,成功更换了夏朝的方向。

    毫无疑问,当时的儒家,就是比墨家要更适合夏朝。

    没有人逼着墨者离开,也没有人逼着禽厘胜周游列国,只是......夏朝已经不是适合墨家的土壤了。

    在别的地方,墨家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仅此而已。

    而到了你的父亲,承平帝接手的时候,夏朝已经很繁盛了。

    儒生取代了墨者的位置,成为了主流。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也让夏朝得以壮大,乃至多了一批权贵。仁义开始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刃,以此谋利。

    墨家、儒家在这方面都太过仁慈,很容易尾大不掉。

    随即是商看到了这一点。

    后来他创建了法家——这一点就不用我再给你说了吧?

    之后发生的事情,你应该再清楚不过。

    细数夏朝的过往,如果说夏朝是一架马车,那墨家是创造出马车的人,儒家是推动马车向前奔跑的人,而法家,则是为这架马车套上缰绳的人。」

    一口气说了极长的一段话,顾担告诫道:「作为夏朝的皇帝,你不能只看一时。

    不要问我应该做什么,而是要看夏朝需要你做什么。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况,所需要的东西自然也有所不同。

    因地制宜,因时变化,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

    又哪里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事情呢?

    难道如今天下奉行的是法家,所以儒家、墨家就没

    有意义了不成?

    难道你还想问一问,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推崇法家,一口气跳到今天来?」

    启志帝一时无言。

    这般跳脱出时代的思维,是他所欠缺的。

    常言道当局者迷。

    或许正是因为顾担在夏朝委实太有重量,乃至于只要他在夏朝,夏朝的决策者就觉得自己还有一个靠山。

    有了靠山,就难免想要取巧。

    但很遗憾,这种事物,没有取巧的捷径可走。

    顾担也不能预料到此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在时代的岔路口,每个人都身处迷雾。

    对于这种级别的大变化,任谁都只是河流中的一朵浪花,只有浪花凝聚起来,形成席卷天地的巨浪,才有可能左右大势,乃至扶摇直上。

    他能帮夏朝稍稍快上两步,便已是所能做到的极限。

    「我明白了,是我太贪心了。」

    启志帝苦笑,脸色随即认真起来,说道:「我一定竭尽全力,看清前路,让夏朝再一次选对方向。」

    「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顾担轻轻点头,目光却是看向了天穹深处,那纵使是天眼神通也根本无法看清的更深处,「或许这一次,方向轮不到我们自己去选。」

    就如同绝地天通。

    就如同此前的天地剧变。

    有时候,很多东西根本轮不到自己选择,便已当头砸下。

    愿意也好,不愿也罢,都只能随波逐流。

    夏朝的强大,会让夏朝拥有更多的机会,却也不代表就会永远屹立。

    「无论如何,夏朝一定会越发强大!」

    连顾担都感受到一丝无奈的时候,启志帝却是分外自信的说道。

    甚至远比顾担还要自信的多。

    在他的身上,终于涌现出了皇帝的气概,那般不容置疑的口吻,仿佛君王对天地所下达的命令。

    坐井观天也好,初生牛犊也罢。

    这位夏朝皇帝,终究不是一个没有心气的人。

    他笃定夏朝便是在新的时代中,也不会落下,乃至继续向上攀登。

    因为在夏朝,总有一位位愿意开拓前路的人杰,不辞辛劳的指引前进的方向。

    「好。」

    顾担由衷的笑了起来,以肯定的口吻复述道:「夏朝一定会越发强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