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 (第2/2页)

,这也算是个补偿。下一步,军区副司令员的人选跑不掉的就是由梁必达和窦玉泉这些人来角逐了,彼此都是心照不宣,或许,梁必达这次对窦玉泉的隆重接待正是为了体现一种姿态?

    终于,身后的对讲机传来了叽里哇啦的喊叫——窦副参谋长的车子快进大门了。

    只见梁必达精神一振,把腰杆挺起来了,抬起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向副军长以下的所有官员一一扫视。大家赶紧摸摸风纪扣,再次检查了军帽、鞋带、裤扣、口袋盖,然后自动分成两排,呈夹道欢迎之势。

    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就有表演的性质了,就可疑了,不知道梁必达又在玩什么战略战术。陈墨涵情不自禁地这样想。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当窦玉泉下车、梁必达迎上去之后,他们二人会是谁首先举手敬礼呢?谁先敬礼的问题,这在别人身上不是个问题,但在梁必达和窦玉泉身上恐怕就要算一个问题。过去的情形是,梁必达职务高而资历浅,窦玉泉反之,现在的情形是,梁为主,窦为宾,梁为下,窦为上,按说还是应该梁必达主动,但梁必达面对一个过去一直是他配角的人,未必就能有那么高的姿态。

    想到这里,陈墨涵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言状的心理。别的他已经不关心了,他要把眼睛瞪大了,他就是要看看今天梁、窦之间敬礼的这场戏。

    随着第一辆越野吉普车的出现,由三辆黑色伏尔加组成的小型车队鱼贯驶入视野,迎接的队伍有了小小的骚动。车队速度缓慢,沙沙而来,第二辆车子恰到好处地停在梁必达的面前。

    陈墨涵的神经绷紧了——好戏就要开始了。

    车子还没有完全停稳,坐在副驾驶座上的K军军务处长已经敏捷地跳下来,拉开了后排的车门,露出了窦玉泉的脑袋。与此同时,梁必达向前大跨三步,等待窦玉泉钻出车门并且站稳。

    陈墨涵就在这个时候屏住了呼吸——天啦,他们谁也没有抬起臂来,他们在对视,无语,等待,他们谁也没有打算给谁敬礼——就在陈墨涵这样想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出现了,他真真切切地看见了,梁、窦二人都开始有动作了,起先缓慢,但紧接着就是大幅度而迅速的动作——两个人同时抬起了右臂,但那不是敬礼的动作,在右臂抬起的同时,他们还往下移动了左臂,两个人相向而立,那四只胳膊便交叉成了一个巨大的X形状。倏然,X不见了,四只胳膊骤然收拢,彼此扑向对方,两副庞大的身躯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对于陈墨涵来说,这真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这甚至还有可能是永远难忘的一幕。

    拥抱还在继续。

    梁必达拍打着窦玉泉的后背,泪流满面:“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窦,我们还能活着见面,还能这样见面。”

    窦玉泉也是热泪纵横:“老梁,万幸啊万幸啊,活着是应该的啊,活到现在才知道活着是个什么滋味。”

    梁必达说:“我们都没当李文彬,也没当江古碑。我们这样活着问心无愧。”

    窦玉泉说:“我们也都没有当张普景,老张啊老张,我没能保住他啊。我还是愧对故人啦。”

    梁必达说:“我都知道了都知道了,那时候能那样就不容易了,那比战争还要残酷啊!”

    太阳照常升起,从东方流淌过来一束玫瑰色的朝霞,沐浴着人们,浸润着两位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军人……

    这场拥抱至少持续了三十秒之久,这次拥抱里没有政治、没有军事、没有哲学、没有外交、没有历史、没有将来,从那两副微微颤动的男人的身躯里,只涌动着一种东西,那就是——感情,是跨越了战争和历史的感情,是跨越了漫长的艰难岁月和严峻考验的患难与共的感情。凡是在场目睹这一情形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拥抱结束了,窦玉泉又和前来迎接的K军其他同志一一握手,梁必达跟在后面介绍,二人的眼睛依然潮湿矇眬。

    接见完毕,依序进入了休息大厅。

    在进入到张普景追悼会话题的时候,梁必达突然向分工主持追悼会的章光辉提出来:“章政委,我看是不是这样,追悼会还是由窦副参谋长主持,我们都是老张的老战友了。”

    章光辉当即表态:“可以,完全可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