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章 渐冻症被治愈,医学领域大变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章 渐冻症被治愈,医学领域大变天 (第1/2页)

    “老钟你说什么?脑机接口全球首例植入?你不会和我开玩笑吧,今天可不是愚人节!”

    “脑机接口?哪家生物科技公司攻克了这个世界级医疗器械?”

    “什么?渐冻症被攻克了?”

    “龙兴集团和药明集团的脑机接口已经植入人体?老余你可别骗我啊,这玩意连外国都只是雏形,我们国内相关课题都在摸索阶段,怎么突然间就出来了?”

    江策还在手术室,被医生们观察生命体征的时候,魔都各大医院的院长就已经迫不及待,向自己人脉圈公布脑机接口的消息。

    协和、华西、湘潭等全国顶尖医院的院长,下属神经病学科的医生集体不淡定了。

    脑机接口治疗渐冻症,这是全新的治疗途径。

    虽说早在12年前,大洋彼岸的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就曾提出过这个观点,但那只是理论提出,并没有付出实质性的行动。

    可今天!

    理论成为现实!

    既然脑机接口能治疗渐冻症,那其他神经病变呢?

    人称阎王让你三更走,协和留你到五更的协和医院,此时神经病学科的院长胡小峰瞪大双眼,像似用吃人般看向医学助理:“你确定是钱丘良发出来的朋友圈?”

    “是…是钱院长。”

    医学助手唯唯诺诺回应。

    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胡小峰如此震惊的模样。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临床医学的医生年龄过了七十岁,有些是六十五岁以后,医院都会给这些经验丰富的医学泰斗配备医学助理,相当于私人的秘书。

    这是因为龙国发展太快了,全国都讲互联网经济。

    像车站买票,以前是窗口买票,现在是电子一键式买票,压根不需要窗口排队。

    再比如说看病,不仅可以网络预约,还能网上付费,还能到现场自助机取票。

    年轻人习惯了互联网,可能很快就可以适应,但大量的老年人他们可适应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互联网和自助机高度普及,国家单位依然会保留人工窗口,目的就是为了等一等老年人。

    说回医学助理,这个群体不仅要协助主治医生电子开药,还要兼顾医生的电子社交,例如回复群消息,查看朋友圈信息什么的,目的就是照顾老一辈不会玩互联网,顺带学习医术。

    “脑机接口治疗渐冻症,上次的医学峰会好像提出过,没想到,我们国内的生物科技已经悄然来到最前沿,是哪家公司的杰作?”胡小峰有些不解。

    在他印象里面,国内的生物科技是远远落后西方国家的,两者起码差了四十年。

    是的!

    四十年!

    这还只是保守的说法,有人认为落后了五十年,也有人说六十年,每个人所说的年份不同,但他们的本意都是在说,龙国的生物科技领域落后于西方太多,连带整个医疗都跟着落后。

    可别看协和、华西医院的医生医术高超,但他们使用的高端医疗设备95%都需要依赖进口,其中就包括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高内涵细胞分析成像系统、激光扫描成像系统、生物份子相互作用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高通量蛋白稳定分析仪等生命科学仪器。

    医术,我们并驾齐驱。

    医疗设备,还有段距离追赶。

    这也是为什么,胡小峰在听见国产脑机接口植入成功,治愈渐冻症患者消息的第一时间,会下意识觉得是谣言。

    如果是其他人,他百分百当谣言处理,可发朋友圈的是钱丘良,而且还是在瑞金医院做的植入手术,这就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国内的生物科技公司。

    “是恒瑞医药,还是药明集团,或者说是百济神州?”胡小峰陷入了思索,他现在还是有点不相信。

    渐冻症这种绝症都可以治,那抑郁症、癫狂症、老年痴呆岂不是也有概念治愈?

    “胡老,陈国强院长也发了朋友圈,说感谢药明集团的王有鹏团队,就有没有可能,脑机接口是药明集团提供的技术支持?”医学助理翻看着朋友圈。

    胡小峰虽说不会玩微信,但该加的人一个没少,况且他不需要亲自去玩,想看朋友圈,或者想发朋友圈,医学助理都会代笔。

    “陈国强也去了,那看来这件事不会有假了,我没想到,居然是药明集团力挽狂澜。”

    胡小峰发出感慨。

    国内医疗追不上西方,并不是龙国的科研工作者比外国的笨,而是受限于规则。

    在龙国你想要申请人体实验,招募药物或者器械的志愿者,光是提交的材料就有一本书那么厚,审核时间三个月起步。

    可西方呢?

    西方选择走捷径。

    它们的医药公司,以及生物科技类的公司都搬迁到了古象国,避开了繁琐的审批程序,用最快的速度研制新药或新型医疗器械。

    试想一下,国内还在用实验猴子反复测试成百上千次,确保没有问题再上人体试验,而古象国的西方医疗企业只需要在猴子身上实验成功一次,就可以直接人体实验,再慢慢进行调整,两者的研发进度能一样吗?

    答案显而易见。

    肯定是会落后西方的。

    古象国被誉为世界药房的背后,是无数个贫困到只能签署试药风险协议的家庭。

    “那现在我们是……”

    医学助理询问。

    “这样。”胡小峰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站起身道:“联系院长,让他包一架今晚的飞机,我们神经病学科的主任医师,都跟我去趟瑞金医院学习学习。”

    “全部?”

    医学助理愣了愣。

    “嗯,全部。”胡小峰点了点头确认。

    脑机接口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整个神经病学科,他也看到了治愈各类神经病的希望。

    别看现代医学划分出大量学科,但其实很多时候,真正治疗疾病的手段还是靠自身免疫力,神经病变是最典型的。

    人类对大脑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

    什么抑郁症、癫痫病、癫狂症、渐冻症等的神经病变,现代医学只能给出个大概,说是神经中枢或神经元出现了问题,可真要深究病因,那真的只能说不知道,甚至连诱因都不清楚。

    不过,也有基因遗传学的院士提出观点说,重症疾病从人类出生前,就已经由基因决定,相当于有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旦被触发,就是无药可救的绝症。

    也有科研学者提出,可以通过改变人类基因,达到免疫某些疾病的想法,但被医学界集体否决,因为主流学者认为,在没有搞清楚基因遗传前,不适宜改变基因。

    因为更改,或减去了一段基因编码,人体很有可能自行补充,或纠正这一段基因,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出现超级病毒,或者出现超能力,这就是个未知的潘多拉魔盒。

    也正因如此,各国都在约束基因编辑技术,哪怕已经很成熟了,也不敢在人体上实验。

    如今不需要基因编辑,通过脑机植入就可以治愈神经病学科的疑难杂症,可谓是人类福音,胡小峰自然不敢怠慢。

    他要连夜去学习植入,不仅是他,如果脑机接口是真的,整个协和医院的神经病学科的医生,都要学会植入手术。

    不多时。

    协和医院群聊炸开了锅。

    [消化科王强]:“有没有人出来说说是不是真的,听说神经病学科有重大突破,连世界绝症的渐冻症都被成功治愈了。”

    [骨科张大力]:“@消化科王强,强哥你闹呢,渐冻症都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你说成功治愈,这不是逗大伙玩的吗?”

    [肾内科李小花]:“说起渐冻症,我亲戚家倒是有个确诊案例,听说那孩子活不过五岁,要是真的就好了,但在医疗期刊,我也没发现相关报道啊。”

    [神经内科许国龙]:“可能是真的,现在我们科主任以上的医生都去开会了,听说要包机去魔都的瑞金医院,各位可以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真治愈了渐冻症。”

    [泌尿外科李文]:“卧槽,我刚看了下朋友圈,钱丘良教授发朋友圈说脑机接口首例人体植入完成,治愈了一例渐冻症患者!”

    当“钱丘良”名号搬出那刻,协和医院的大群充满了卧槽,年轻医师们集体不淡定了,纷纷通过自己的人脉求证。

    全球首例脑机接口人体植入,他们也没眨眼啊,怎么龙国发展快到这种地步了?

    不仅协和的医师懵了,华西和湘潭医院的医师集体懵逼,他们第一次亲切感受到,什么叫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协和、华西、湘潭、同济、齐鲁等国内顶尖医院的神经病学科团队集体出发,包机赶往魔都的瑞金医院,打算探个虚实。

    当然了,这事也假不了,毕竟华山、上交九院、瑞金的院长都发了朋友圈,这基本已经实锤,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能不能完全治愈还另当别论。

    而与此同时。

    网络也逐渐出现了声音。

    《脑机接口》的词条被顶上了热搜榜前十名,热度不算高,但也并不算低。

    除了《脑机接口》词条,《渐冻症》的词条也出现在热搜榜,排在了14名。

    点进《脑机接口》词条,是一位名叫“医路向前”的博主发文爆料说,瑞金医院完成了全球首例的脑机接口人体植入,并成功治愈了一名渐冻症患者。

    由于没有图片,仅凭文字描述的可信度并不高,但依然在网络掀起了不小的舆论话题。

    [蓝衣女神]:“脑机接口治愈渐冻症?这哪里穿出来的谣言啊,柳叶刀也没相关内容的期刊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