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威尔士的女孩 (第1/2页)
俱乐部给了唐-霍维两份续约合同,第一份是一百英镑一年的的主帅合同,还有一份是高薪的首席教练合同。主帅的合同期只有两年,而且即便毁约,俱乐部只要出不到20英镑就能摆脱;而后一份才是实质上的待遇合同,即便唐-霍维战绩太差,也不至于像他的前任那样被俱乐部扫地出门。
这份续约合同迟迟没有对外公布,王建对这样一场发布会有特殊安排。
王建在国王十字车站北部的开发项目,还在继续施工中。为了给伦敦的市民们一个良好的印象,邓恩带着枪手的一线队和二线队一同参观了尚未拆除的老城区和工厂车间,他们穿着“跟贫困做斗争”的T恤衫与尚未被驱离而暂居的无家可归者在媒体前露面。为了增强宣传效果,除了枪手董事会成员以外,王建甚至找来了大伦敦市长利文斯通出现在了现场,为这个项目背书。同时,主席大人宣布与唐-霍维续约,球员列队欢迎唐-霍维的正式上任。
总之,出席的几方都能借此得到曝光度,王建寻求的是能引发公众瞩目;同时给枪手留下一个“关怀社区”的美名;给政客一个“妥善开发”的政绩。几方下来都有参与度,所谓的“共赢”,至于到底谁能够从中得到实际收益,那是另外一码事。
即便是这样的“慈善活动”,王建依然隐藏在幕后,没有出现在现场——他认为还不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绝不是因为他在活动的当天要和一个威尔士小姑娘约会的缘故。
自从在火车的那次偶遇之后,王建和小姑娘保持着书信来往。身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的王建,学会如何倾听是他的必修课程,王建非常有耐心地在信中措辞——文艺青年般的行文风格通常能有效地吸引女孩——以至于有的时候,王建甚至情不自禁地引用戴兰-托马斯或者华兹华斯的诗句来增强这一个感觉。两个人的书信往来越来越频繁,即便他们在这两年内从未见过。
在最近的一次通信中,凯蒂提到她已经从艺术初中退学来伦敦寻求更大发展,她申请到了伦敦艺术学院做寄宿生,要在那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假如王建有空,她想请王建带她游伦敦,因为她在这里一个朋友也没有。
王建是绝壁不相信这个说辞的。他上一世了解到几乎每一个英国人中学教育中学校组织的旅行首选地点都是伦敦,有的学校甚至要在伦敦呆七八天不止,这还不算上父母带着他们游伦敦或者经停伦敦旅游的次数。如果有英国人说不熟悉伦敦,这纯属说辞。王建自作多情地认为凯蒂想更多的了解他。
按照他在信中的风格,如果穿着用来显示身家的商务正装肯定不是好的选择,但是其他的休闲装又显得过于平凡;民x族和宗x教服装——如果想被伦敦人当成外星人,大可尝试;王建苦恼了许久之后,才决定穿着现买的套头帽衫和带着破洞牛仔裤避免招致奇怪的目光。
结果王建和凯蒂见面时,都对对方的外观惊呆了:凯蒂从来没有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