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北京赴会 (第1/2页)
“没水平的人都当官了,其实当官本身就是水平,你不觉得你缺这个水平吗?”王影说。
象在战壕里的战友突然掉转枪头了,田川顿时目瞪口呆,这十几年来,王影一直对他这个副局长耿耿于怀,总鼓动他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有名有权的大局,可他一直说换不了,自己没钱也没人,因为这个他和王影没少闹矛盾,所以,关于机关的事,提拔的事,他都不和王影说,他就是怕王影叫他换地方,他确实没地方可换,今天是因为参加了陈守军的宴请,王影也觉得陈守军没水平,他俩就谈起了当官的水平问题了,田川还觉得今天他俩有共同语言了,田川还很兴奋,所以就说了这个没水平那个没水平,哪成想王影突然话锋一转,说当上官本身就是水平,这好象是给田川设了一个圈套,田川顿觉哑口无言。
王影从来就没把田川这个副局长当个官,田川也觉得自己不是官,人家陈守军还有个车坐呢?可档案局连局长都没车坐,不用说他这个副局长了,陈守军请客可以抽中华,可他因为工作上的事从来就没请过客,他算什么领导啊?
“我承认,我没这个水平。”
田川一脸严肃,语言硬硬的,象从嘴里吐出来几块石头,显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其实你也不是没有这个水平,你就是不往这个问题上想,清华大学你都能考上了,我不怀疑你的水平,但你缺乏上进心。”
王颖的语气变得舒缓一些。
“我也不是不往这个问题上想,但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古语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运是第一位的,读书只是第五位,你不要以为我是名牌大学毕业就一定能当官,从大的概率上说,念书总比不念书强,但从小的概率上说,念大书不如念小书,你看那些小中专,小示范毕业的,都闹个一官半职的,正经八本本科毕业的,没有几个当官的,都在学校教书呢?为什么呢?本科毕业不叫改行,而中专毕业好改行,这就成全了那些念小书的人,如果明知道本科毕业一定就是在中学当一个老师,而中专毕业就当一个党委书记,局长,那当初谁也不念本科了,都念小中专了,所以,在当官这个问题上,命运的成分很大,你本来没有那个命非得要争那个命,也是争不来的。”
田川做进一步的解释。
“你不争取,怎么会有那个命呢,现在的官哪个不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跑来的要来的,是命吗,不是命,是争取,另外,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啊,不是有那句话吗,要扼住自己命运的咽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你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了吗,你不争取,别人会白送你一个官当吗?”
王颖像脑洞大开了,说出的话显得非常有道理,不愧是一高中的学习部长,关键时刻还是能看出有点灵气的。
“这个问题一时半刻说不清楚,我们还是别说了,说多了影响感情。”
田川觉得自己有点没理了,所以这样说。
王影一看田川不高兴了,也就不说什么了,其实她也不是给田川设了圈套,她就是对田川提拔的事念念不忘,所以谈到别人就想到自己,她就说了那句话。
本来是陪别人吃了一顿饭,本来是别人没水平,但到最后闹得他们两口子还很抑郁,王影对当官的话题特别敏感,话里话外总嫌田川没当上官,而田川在这个问题上好象受了一点刺激,他特别反感这个话题,所以今天晚上是过了一个非常不愉快的晚上。
虽然田川这个没有权利的副局长干了十年了,一点好处也没捞到,但田川的日子还是比较殷实的,王颖是中级职称,田川是正高级职称,他俩的工资收入都不少,和县城的同学们相比,最起码是中等以上,这是在外人看来,而实际上呢,他的日子在同学当中可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个连王颖都不知道。
当年田川卖药挣了很多钱,虽然大头没有告诉王颖,但小头还是交给了王颖,现在住的这个楼是两千年买的,是县城里最好的楼,一千三一平米,加上一个小仓房六千,一共是十三万多,但田川一点饥荒都没拉,没有贷款,当时买这个小区的人大多数都有贷款,因为这是县城实行贷款买房的第一年,如果没有贷款政策,很多人是买不起小区楼的,这也是县城的第一个小区楼,田川和几个熟悉的乡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唠嗑,他们都有贷款,只有田川没有贷款,人们都很惊讶他为什么没有贷款,在档案局做一个副局长有那么大的油水吗?由此人们都开始怀疑档案局是不是一个穷单位。
没有贷款,没有还款压力,这几年又长了几次工资,田川的日子当然是好过了,这还不算王颖不知道的田川的私下存款,所以尽管王颖对田川的官职是越来越不满意,但也没有达到忍受不了的程度,王颖主要是看田川不够威风,单位连个轿车都没有,也不出门,也不下乡,连顿饭都吃不着,更别说别的好处了,哪像陈守军,一上桌就能甩出两盒中华,出门还有车座,家里自然也能借上光了。
躺在被窝里,田川又回味今天晚上和王颖的争执,他觉得自己叫王颖说败了,只是他没有承认,他觉得自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的口才赶不上王颖,而是自己的选择与王颖的要求不同。
他想过一种恬淡的生活,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种不和任何人攀比的生活,他想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和培养孩子上,其实拿现在的生活来说,如果没有王颖天天和他争执,他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他已经很满足了,而他以后的目标不是怎样去当官,而是怎样说服王颖。
他又想起了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的那首《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他想追求的是这种境界,他在心里默默地背诵着这首诗,慢慢地进入梦乡。
虽然田川的仕途没有什么长进,但王颖对于生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这天她突然说要买一枚钻戒,弄得田川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买钻戒干什么用啊?”
他惊讶地看着王颖。
“就是戴呀,我们单位好几个人都有钻戒,我也想买一个。”
王颖很自然地说。
“钻戒多少钱一个呀?”
他对这个行情确实不太了解。
“七千”
王颖说得很轻松。
“你又不结婚不搞对象的买什么钻戒啊,那钻戒是结婚的时候戴的,你都多大岁数了,还戴什么钻戒啊?”
“结婚的时候你给我买了吗?”
“我们那个时候结婚谁戴过钻戒啊?”
“那个时候没戴所以才现在戴呀,现在有条件了。”
“其实戴钻戒是一个最没有品味的事,你不要看别人咋地你就咋地,凡事都要动动脑子,不要附庸风雅,要做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
“戴钻戒怎么没有品位了?”
王颖的脸又变长了。
“你知道钻戒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吗?是碳,而碳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物质,你花七千元买一个世界上最普通的物质戴在手上,有品位吗?”
“那别人为什么都戴呀,难道别人都没有品位吗?”
“那时因为别人都上了商人的圈套,我不想叫你也上商人的圈套。”
“怎么是商人的圈套了?”
“我给你讲一讲啊,钻石虽然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物质,但刚被人类发现的时候产量非常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皇室贵族就把它作为财富的象征,加以炫耀,但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南非发现了一座钻石矿,产量有几千万克拉。
这时那些投资钻石的商人就受不了了,如果这些钻石进入市场,钻石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于是,一个叫罗兹的英国商人创建了一个叫戴比尔斯的公司,戴比尔斯买下了整个钻石矿,之后小心翼翼地控制钻石出量,垄断了整个钻石的供货市场。最高时候戴比尔斯掌控着市场上90%的交易量。
如果买了钻石的人要出售掉,钻石的价格体系也会崩溃,所以要想稳定价格除了让别人买,还得不让他卖钻石。这怎么做呢?戴比尔斯是个聪明人,他把爱情同钻石紧紧结合在一起。
他宣传钻石等于美好加永恒,而爱情等于美好加永恒,所以,钻石等于爱情。
1938年以后,戴比尔斯的实际控制者奥本海默家族花费了巨额的广告费用开始打造钻石文化。宣称坚硬的钻石象征的正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只有钻石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