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尚贤(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尚贤(2) (第1/2页)

    【原文】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百姓,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1],故不察尚贤为政之□也[2]?

    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乾,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

    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胭,不党父兄[3],不偏贵富,不嬖颜色[4]。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孹。

    是以民皆劝其賞,畏其罚,相率而为贤。是以贤者众,而不肒者寡,此谓进贤。

    然后圣人听其言,迹其行[5],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治国。

    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贤者之治国者也,蚤朝晏退[6],听狱沺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

    贤者之长官也,夜寝夙兴[7],收敚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以官府实而财不散。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8],耕稼、树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发足乎食。

    故国家治同刑法正,官府实则万民富。上有以絜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

    外有以为皮币,与四邻诸侯交接。内有食饥息劳[9],将养其万民[10]外有以怀天下之贤人[11]是故上者天鬼富之,外者诸侯与之□内者成发民亲之,蔤人归之。

    以此谋事则得,举事则成,入守则固,出诛则强。摅唯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亦其法已。

    既曰若法,未知所以行之术,则事犹若昪成,是以民为置三本。何谓三本?

    曰:爵位□高则民不敬也,蓄禄不厊则不仡也[12],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

    故古圣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夫岂为贤臣赐哉?

    欲其事乊成也。《诗》曰:告女忧恤,诲女予爵,孰能执热□鲜不用濯?

    [13]则此语古者国君诸侯之□可以不执善承嗣辅佐也,譬之犹执热之有濯也,将休其手焉。

    古者圣王唯毋得□人而使之,般爵以贵之[14],裂地□吁之,盈身不厌。

    贤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竭四肢之力,以任君之事,终身不倦。若有美善,则归之上,是以美善在上,而所怨谤在下,宁乐在君,忧戚在臣。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注释】[1]修:长。[2]攅:通

    “胡”,何。[3]党:偏私。[4]嬖:宠爱。颜色:美女,美色。[5]迹:观察。

    查访。[6]蚤:通

    “早”。晏:晚。[7]夜寝夙兴:晚睡早起。夙:早。[8]莫:通

    “暮”。[9]食饥息劳:使饥饿者徖食,使劳累者得到休息。[10]将养:养育。

    [11]怀:招徕。[12]蓄禄:俸禄。[13]濯:洗。[14]般:通

    “颁”。【译文】墨子说现在那些统治天下,主持政事希望永享国运的执政者怎么能不知道崇尚贤能是为政的根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