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八章 向人间借朝暮 (第1/2页)
次日午后,皇宫里格外宁静,幽深的宫阙遮蔽了炎炎夏日,也隔绝了外面不歇的蝉鸣。
养心殿内,崔逸忠欠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一副便秘的表情,聆听陈帝圣训。
负责廷杖的侍卫虽然得到授意要点到为止,但当着满朝文武,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太过敷衍,所以宰相大人的屁股蛋子,至今还红肿未消。
“此次大军西征,所费钱粮颇巨,童太尉的办法虽然剑走偏锋,但也确实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只是……让你受委屈了……朕视你为股肱,有些事,交给其他人去做,朕也不放心……”
崔逸忠听了陈帝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心中闪过无数念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哀声道:“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分内之事……陛下但有吩咐,臣愿肝脑涂地!”
陈帝指尖轻叩螭龙镇纸,目光扫过崔逸忠低垂的官翅,说道:“知夏的沧浪诀,如今练到第几重了?”
随着声音响起,案上的青玉笔洗泛起涟漪。
崔逸忠袍袖无风自动,腰间鱼袋轻颤,感激道:\"蒙陛下赐《九转玄功》,犬子重拾信心,已突破至合道境……府中有几位合道境的成名高手,已然不是犬子对手……”
他额角细汗洇湿花翎,袖中手掌紧扣地面,正抵御着帝王威压。
“起来吧,坐下说话……”
随着陈帝声音响起,崔逸忠如蒙大赦,爬起身战战兢兢坐在椅子上。
“进境太慢了点……纵剑门的剑冢秘境三十年开启一次,如今只剩两个月的时间……”
陈帝手指在茶盏中蘸了点茶水,揉了揉眉心,面色有些疲惫,说道:“朕准备派知夏前去,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缘……知夏若能在剑冢秘境中胜出,得到纵剑门的铸造术,朕……赐侯封爵,保你崔家永世富贵,与国同休……”
崔逸忠心中又惊又喜,拱手叩谢:“陛下天恩浩荡,臣回去督促犬子,日夜勤修苦练,定不负陛下所托!”
崔逸忠走后,陈帝站起身,负手走到殿门前,望着沉郁角檐下的明亮阳光,忽觉烦躁,唤过太监赵德禄,陪同边走边散心。
“马祖德禀报说知行院的人每日只是修行,龟缩不出……你说他们胆子小吧,他们竟然敢收留朝廷的钦犯刘犇……哼,魏知临倒是真能沉得住气……”
树荫斑驳,洒在陈帝的明黄龙袍上,他步履稳健,穿过红色宫墙,走在盛夏的光阴里,这一路行来,所有的太监、宫娥看到,纷纷跪倒在一旁。
“陛下圣明!”赵德禄气喘吁吁的跟在后面,悄悄擦了擦额头的汗。
“德禄啊……假如韩宗旺单人闯宫,要把朕这个君也给弑了,若是国师还在,你说……他会救朕吗?”
陈帝突然顿住脚步,发问道。
赵德禄吓得一个激灵,正发愁怎么回答,陈帝自顾自道:“他会的……他一定会救朕,因为他是那个知行合一,向人间借朝暮,尘满面心如故,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书的李行知……
德禄啊……这人一旦说了谎,就要用无数个谎来圆,一旦做错了事,就要做更多的错事,去掩盖事实……”
陈帝声音空灵而寂寥,湮没在枝头的蝉鸣中。
走过层层阶梯,手抚着厚重城砖,陈帝登上宫城,举目眺望,外面艳阳高照,绿树成荫,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与幽深僻静的皇宫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
长街中心,人头攒动,一群百姓披红挂彩,抬着五牲,长案上放着很多贡品,几个胖大和尚领头,手执长香一边念经一边泼洒净水。
“今天是什么日子?京城中为何如此热闹?”陈帝有些纳罕地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据说京都来了一位哲蚌寺的高僧大德,在白马寺弘扬佛法,与众僧辩难三日三夜,无人敢应……消息传开,整个洛阳城都轰动了,附近的香山寺,积善寺,远一点的灵山寺、龙潭寺都有僧人闻讯赶来……”,赵德禄小声回禀道。
“哲蚌寺……佛宗的人?”陈帝目光一凝,眸中有精光乍现。
“是……据说那位高僧大德唤做玉树,佛法精湛,智慧无边,能知过去未来,今天在龙马负图寺开坛讲经,洛阳城的百姓争相赶去朝拜,这事都传到宫里来了,奴才也是听人说的……”,赵德禄躬着身,小心翼翼回答道。
“哦?”陈帝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沉声道:“如此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